2017年7月13日,剛剛榮獲2017“R.斯坦頓.艾利”終生成就獎的譚俊嶠教授受博泰印刷設備有限公司誠摯邀請,參加了“中國標簽機遇與挑戰”的座談交流會,為中國標簽產業指點新江山,在博泰內部取得了熱烈的反響。
圖1:譚俊嶠教授
作為第一個贏得“R.斯坦頓.艾利”終生成就獎的中國人,譚教授被譽為中國標簽和包裝印刷行業的創始人和推動者。36年來,他開創并建立了國家產業,包括推動行業進步,促進中國印刷技術創新,制定產品標準,組織和參與各項活動,改善政策并帶動企業發展。除了在中國推動和引進柔版印刷技術,包括說服政府機構減少凸版印刷機以及最近的數碼印刷機的進口關稅,譚教授也幫助許多國際優秀著名標簽企業和供應商打入中國市場。
此次在博泰印刷設備有限公司“中國標簽機遇與挑戰”的座談交流會中,譚教授從中國標簽的現狀、優秀標簽設備公司、標簽檢測設備公司、綠色印刷、中國標簽面臨挑戰等5大方面和博泰總經理李新以及部分員工做了深入的探討。
圖2:中國標簽機遇與挑戰座談會
中國標簽現狀最大的特點就是標簽產業在印刷業產值不斷增加,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完全超出全球4% 的增長速度。其中全國最大分布量在長三角地區,占據了47%,其次是占據26%以廣東代表的珠三角,黃渤海地區也占到了全國的22%。 中國優秀標簽設備公司包括以智能化后加工為特點的博泰,以柔版機著稱的煒崗;以檢測技術聞名的凌云、北京大圖等;國外有日本的柯尼卡美能達,聞名全球的HP、賽康等都為標簽包裝印刷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綠色印刷作為全球印刷的必然需求背景下,智能化數字印刷技術和柔版印刷技術是綠色印刷的最好選擇。關于中國標簽產業面臨的挑戰,譚老提到最重要的一點:全球標簽設備柔版印刷占71%,數字印刷占67%并且依舊發展迅猛,但我國71%仍是凸版印刷!我們需要努力站在印刷科技前沿,去創新,去提高質量,讓中國印刷設備走向世界,為中國的制造正名!
譚教授最后強調,如今的中國已從開始的“一窮二白”發展成為標簽包裝產業大國,并大步邁向標簽包裝強國。這與博泰這樣具有開創精神的國內標簽包裝設備公司的努力和付出息息相關,也希望在未來的道路上國內標簽包裝行業人士能夠繼續攜手共進,致力創新。
圖3:座談會后合影
譚俊嶠教授在博泰本次座談交流會中提出的關于標簽印刷的先進發展道路,與博泰在標簽產業道路上的創新經營理念完美融合,也深深激勵了博泰決心向前致力變強的決心。作為譚俊嶠教授認可的優秀標簽設備公司,博泰深感榮幸。作為“標簽后加工&數碼印刷智能加工解決方案”的領先者,博泰也愿意與國內外合作伙伴繼續在標簽產業領域不斷挑戰新的高度,為中國成為標簽包裝強國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